题干

中国经济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的变化
时期
耕地面积
人口
明初
8.5亿亩
6600余万
清前期
10亿亩
4.1亿
 
材料三:(清前期)苏州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材料四: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产值(1920~1936年)
货币单位  1936年币值:亿元
 
1920年
1936年
1920~1936年
平均增长(%)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官僚资本
1.84
42.2
2.22
12.0
1.18
民族资本
2.51
57.8
16.32
88.0
12.41
合计
4.35
100.0
18.54
100.0
 
 
材料五:中外产业资本产值的增长及比重的变化(1920~1936年)
货币单位  1936年币值:亿元
 
1920年
1936年
1920~1936年
平均增长(%)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中国资本
6.61
44.8
26.09
63.2
9.0
外国资本
8.13
55.2
15.16
36.8
3.9
合计
14.74
100.0
41.25
100.0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中,主要的耕作方式是什么?图二生产工具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相对于图一它的进步性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2)据材料二、三,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2分)
(3)据材料四、五回答,近代中国社会存在着哪几种资本形态?哪一种产生得最早?根据材料四、五指出哪一种资本发展最快?这种资本在当时发展最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64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5-07-09 08:08: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