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明朝中期,江南地区大量民田的官田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田赋沉重,给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官田属国家所有,官田税额数量高于民田。民田多归豪右,官田多留于贫穷。)为完纳苛重的赋税,农夫蚕妇,冻而织,馁而耕,供税不足则卖儿鬻女,又不足,然后不得已而逃。农民的贫困化和大量逃亡使田地荒芜,钱粮年年拖欠,造成江南地区徒有重税之名,殊无重税之实。
材料二宣德四年下诏对官田改科减征,官田纳粮一斗至四斗者减十之二,四斗至一石以上者减十之三。宣德五年派重臣周忱到江南督理税赋。推行粮长制改革:针对田赋征收过程中粮长私造大样斗斛掊尅百姓,周忱请敕工部颁铁斛下诸县准式,革粮长之大入小出者;简化粮长领、缴勘合手续;设立水次仓制度,令诸县于水次置屯,屯设粮头、屯户各一人,名辖收。严格税粮运输管理,设《纲运文簿》开列运输途中花销开支之数以备核查,杜绝运输途中粮长自盗或挥霍行为的发生;将原来军民各自运输的支运改为由民运至淮安或瓜州交兑官军、由官军接运至通州的兑运,百姓适当地承担官军运输中的给耗。推行平米法:户无论大小,田无论官民,一律划一加耗,结束了豪户不肯加耗的历史。后继者又推行税粮折银田赋附加税货币化或是田赋输纳方式的嬗变,在客观上都减轻了江南地区百姓负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1)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明中期的官田改革原因有哪些?
(2)结合材料二,明中期的官田税粮改革措施有哪些?(不得摘抄材料原文)主要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