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晋献公曾祖父(非嫡长子)被封到曲沃(自然件好》后,大力发展衣业,力量壮大起来。经过七十年时间,晋献公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将晋国国君消灭。西周天子对此违反宗法制度的行为束手无策。晋献公即位后,地位不稳,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强大,威胁到国君,于是,晋献公将同姓的公族消灭殆尽。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无公族”。虽然消除了公族内部对君位的威胁,可是这样一来,政权就渐渐落到卿大夫手中。这种卿权坐大的现象在秦国却并不严重。晋国的卿权强大,发展到最后便是韩赵魏三家分晋,强大统一的晋国顷刻间消失了。卿权坐大是春秋时期历史的必然,但发生在晋国等少数诸侯国中又是历史的偶然。

——摘编自王立群《历史从未走远——王立群读史札记》等

材料二 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不论好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终总是会出现的。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相关历史背景,试从“历史的必然与偶然”的角度分析晋国解体的原因。
(2)提炼材料二所反映的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7-09-03 11:03: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