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太祖为了防止沿海居民与海盗勾结,颁布了不准民间私自出海到国外定居或经商的禁令。由于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沿海居民大量失业,有的开展武装走私,加入“倭寇”队伍。隆庆帝即位时,沿海较大规模的倭寇已基本肃清。1567年,隆庆帝采纳福建巡抚涂泽民的建议,解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此后,进出口税制逐步完备,由抽实物税改为抽银。原来的民间走私转变为合法的对外贸易。从1567年到1644年,海外流入大明国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亿3千万两,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
——摘编自王裕巽《明代白银国内开采与国外流入数额试考》
材料二鸦片战争前,中国享有完全的关税自主权。海关征收货税与船钞两项正税。额定正税之外,还有缴送、归公、行用等附加征课。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1843年,双方确定《海关税则》,为了征收方便,列入税则的商品基本采用从量税率。
1843年前后中国进口税率比较表
项目
1843年前税率(银两)
1843年后税率
(银两)
正税
实征
棉花(每担)
0.298
1.740
0.400
布(每匹)
0.069
0.373
0.100
白布(每匹)
0.285
0.702
0.150
棉纱(每担)
0.483
2.406
1.000
双幅细布(每丈)
0.712
1.242
0.150
 
——摘编自(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隆庆开关”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进口税率的变化,并加以简要评价。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7-12-14 03:06: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