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止时间 | 主要国家 | 争夺地区 | 局部冲突 |
1905年~1911年 | 德、法等 | 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的咽喉要地 | 摩洛哥危机(北非) |
1908年~1919年 | 俄、奥匈、德等 | 巴尔干半岛 | 波斯尼亚事件(巴尔干半岛) |
1912年~1913年 | 俄、奥匈等 | 巴尔干半岛 | 巴尔干战争(两次) |
——选自《全球通史》
材料三 战后,德法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美国一直在国际事务中寻机打压法国;意大利身为战胜国几乎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但因战争损失惨重,为强权的独裁统治奠定了基础;志在远东,急于扩张的日本与这一地区有重大利益的美国矛盾加剧等。这种种现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播下“火种”。——选自《图说欧洲史》
材料四 2000年,联合国举行了“千年首脑会议”,15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关系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会议发表的宣言提出了和平、安全与裁军,以及发展与消除贫困等目标,体现了人类对和平与发展的追求。——选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高中历史(选修)
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