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变革·借鉴·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说出从图1到图2发生的变化,材料二与这一变化有何关联?

材料三  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党项)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2)概括材料三的观点。

材料四14世纪中叶后,(西欧地区)领主出租直领地,靠租金生活,一些富裕的农民靠承租和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和购买佃户的土地,将土地集中起来,雇佣少地或者无地的农民耕种,将产品推向市场,将剩余的产品销往更远的地方。在手工业中,商人提供原料和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形成了彻底的雇佣关系,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工场所有产品都销往市场。

——摘编自百度百科

(3)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当时西欧经济出现了什么新变化?这种变化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五19世纪中期俄国和日本改革的部分内容

俄国

日本

俄国仍在农奴制的束缚下,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被英法联军打败。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有权选择职业和拥有财产。地主不得买卖农奴,干预农奴生活。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日本仍处在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并且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中。明治天皇执政后,废除传统时代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将从事农工商职业和贱民一律称为“平民”,实现了形式上的“四民”平等,允许居住、迁徙、择业、婚姻等自由,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4)依据材料五,概括俄国和日本这项改革内容的相同点。

材料六 

1980年

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5年

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0年

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1999年

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3年

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

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2018年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行

 

(5)依据材料六回答以下问题:
A.材料六的主题是:
B.重在通过放权、让利、减税来培育市场经济因素的有:(填序号即可)
C.体现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并举、鼓励出口和增加进口并重的有:(填序号即可)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4-19 11:11: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