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古代哲人那里吸取智慧。当地区冲突不断上演,战争和暴力打碎人民的梦想,如果政治精英能想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饥饿和贫困的阴影笼罩着欠发达国家的妇女和儿童,如果跨国公司能想想“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当不断膨胀的感官欲望把环境伤害得千疮百孔,如果每个人能想想“克己复礼为仁”。
(1)材料一中“古代哲人”属于我国古代哪个学派?我们从那里可以吸取哪些政治智慧和教育智慧?(各举一例)
材料二 四川丰都县树人区在1958年10月一呼百应,两天之内就集合上山的炼钢“部队”7000多人……大量砍伐森林资源,1956年该县森林面积为9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近23%。1959年森林面积锐减为31万亩,森林覆盖率降到7%左右。
(2)材料二中全国“大炼钢铁”,大量砍伐森林资源,给我国的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
材料三 1850~1900年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MTCO2)
时间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美国
|
1850年
| 122.7
| 15.2
| 19.6
| 19.8
|
1870年
| 228.7
| 76.7
| 50.6
| 98.7
|
1890年
| 353.3
| 208.4
| 97.9
| 402.1
|
1900年
| 420.1
| 327.0
| 129.4
| 663.3
|
注:MTCO2指百万吨二氧化碳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呈现的总体变化趋势?导致1870年后美国的排放量迅速超过英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英文《中国日报》2017年6月14日第八版刊登了一幅漫画《辩论》:关于共享汽车到底是出行缓堵的帮手还是马路安全的杀手,各方观点争执不休。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共享汽车的使用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本质变化?你认同辩论中的哪一观点,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