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科,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学家100年来不停地争论这场战争,无法确认数百万年轻人涌向凡尔登、索姆河厮杀,意义究竟何在,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后,撰文批判战后的凡尔赛体系,认为它的不公正激化了法西斯主义和极权主义的兴起。

——摘编自周健工《战后百年》

材料二 战时的合作将人类空前地动员起来,摈弃战前社会制度水大不容的观念和政策,不同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信仰、不同种族的国家和人民,实现了空前的国际大联合,共同4完成了打败法西斯任务的同时,也孕育、萌生了国际社会文明互动的曙光。

——摘编自朱大伟《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现代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启动》

材料三 这是一场两种文明之争,两种领导权之争,两种经济模式之争。40余年的竞争中,双方好比两个重量级的摔跤手在进行一场消耗战,相互抓着被此的衣服,既不能挣脱,也不能摔倒对方。在经历过最危险的核试验阶段之后,他们不希望一个小小的误判造成人类的灭亡,于是双方都做出一些让步,缔结了一系列有关核武器的条约,国际关系的缓和时期到来。

——摘编自[英]安德鲁·玛尔《BBC世界史》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凡尔赛体系的负面影响。
(2)依据材料二指出“国际大联合”的作用。列举一个二战结束后成立的能体现“国际社会文明互动”的国际组织。
(3)材料三中“竞争”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三概括“国际关系走向缓和”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6-25 10:19: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