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皇城之南,东西十坊,南北九坊;皇城之东、西各十二坊,两市居四坊之地;凡一百一十坊。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三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市井经济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北宋《东京梦华录》
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
——南宋《梦粱录》
材料二 “白圭,周人也。……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与:出售)。……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经商之事),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
——(西汉)司马迁《史记》
“明清两朝,都是延续了数百年的统一王朝,政治统一和社会相对安定”,“(明万历年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指徽州),江北则推山右(指山西)。新安大贾,鱼盐为业。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新安奢而山右俭也”。
——宁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和(明)谢肇潮《五杂俎》
材料三公元前600年,张三拥有公田15亩,私田5亩。公元前590年,鲁四拥有公田15亩,私田5亩。每亩交税100斤。
材料四首先,唐代租庸调制,意味着人民向政府纳地租、服力役和提供生产成果。唐代中叶开始的两税制到了宋代王安石的新法,人民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意义更加确实,同时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海外贸易繁荣、交子出现并使用,可见,唐宋之交为实物经济之终结,货币经济之开始;其次,政治权为贵族政体中的多数人所分割,官吏从独裁时代的配合庶民方式变为容许机会均等;再次,文学艺术的性质亦有明显变化,文学由注重形式的四六体演变为自由表现的散文体,诗、词、曲等亦都由注重形式转为自由发挥。
——(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宋朝商业活动与唐朝相比所出现的主要变化
(2)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战国商业和明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3)据材料三,请问公元前600年张三交税(  )斤?公元前590年,鲁四交税(  )斤。
(4)材料四中,内藤湖南认为唐宋之际中国社会发生重大转变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上一题 下一题 0.64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6-07-14 06:27: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