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有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康熙乾隆时,“奢靡风气创于盐商,而操他业已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致“做事轩昂,向日扬气——尽是奢华也”。
——摘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气研究》
材料二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了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通。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天变成了“洋气”了。
——摘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气研究》
材料三 二十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装走进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很多,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服饰厂家的经营诉求。世界服饰一书中的中国元素也得更多的体现。
——摘自严昌洪《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
(1)阅读材料一回答:“扬气”是指什么?它冲击了怎样的传统经济生活方式?
(2)材料二中的“洋气”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
(3)对比材料二、材料三,分析中国人在接受西方事物的态度上是怎样的一个递进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