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在整个历史上,每逢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时,就会产生两种相反的反应:……第一种反应表现为退却和逃避;第二种反应则体现为调整和适应。前者的口号是“返回美好的从前”;后者的口号是“向西方学习,以与西方作战”。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写出19世纪后期的亚洲通过“调整和适应”成功抵御西方侵略,并逐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哪个国家。这一“调整和适应”是通过该国的哪次改革实现的?材料二 1868年,日本(天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大学则归功于德国和美国的榜样。
——摘编自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2)依据材料二,归纳三条日本改革的措施。材料三 倘若我们把“明治”理解为“明智”,便会发现,明治天皇和他的臣僚在当时复杂的内外形势下,是多么“明智”地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既曲折又宽敞,既给日本带来了无尽的好处,也给邻邦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不过,百年之后我们再回眸那段“明治维新”的岁月,在感叹清末“百日维新”失败的同时,也将意识到,国与国最大的差距并不在技术,而在于精神。
——摘编自王光波《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治维新给日本带来了哪些“好处”,同时又是怎样“给邻邦带来了无尽的灾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