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然而中国古代商业在特定时期仍取得长足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迅速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氐破”。
——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
材料二(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
(1)结合材料一、二,概括宋代商业与汉代商业相比有何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代在商业市场上的新变化。
材料三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个。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10~30 里之内,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路程.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2)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朝商业发展的新气象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及条件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有利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