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持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不同态度。
材料二“淝水左渎,又西经石桥门北,亦曰草市门”。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淝水传》
“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
——唐.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
“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历代草市的发展状况。
材料三宋朝放宽抑商的政策形成了商业大发展态势,各个阶层的人士都被卷了进来,他们在东京城中大量经营邸店,侵街占道,承当了街市形成的开路先锋和中流砥柱。同时,在巨大的人口压力下,东京原有的东、西两市无法应付城市给养和物资供应,于是首先在汴河两岸兴起的行市逐渐在全城扩展。
——摘编自《城市发展史讲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北宋东京市坊制度被破坏的主要因素。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8-04-09 09:03: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