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神话是人类祖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古代神话多记载创世英雄们为生存与自然抗争,如人们熟知的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神话。受到讴歌赞扬的英雄多是牺牲个人利益、克己奉公的典范。古希腊的神话英雄们都有浪漫主义的幻想,经常进行海外掠夺,并以此为荣。古希腊神有和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尽情地实现个人价值,如宙斯虽是天帝,却时常到人间寻欢作乐。
材料二 16世纪开始,欧洲大量购买中国瓷器,中国拥有世界瓷器市场的全部份额。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纹章、广彩等众多的外销瓷品种,不断提高的釉上彩技术为生产具有欧洲装饰风格的瓷器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其间,欧洲人不断模仿中国瓷器,但质地相差甚远,直到18世纪初,欧洲陶瓷才真正诞生。18世纪中期,欧洲各国相继建立皇家瓷器厂,德国麦森的硬质彩绘瓷、法国的软质彩绘瓷、英国的骨质瓷大放异彩,它们更加符合欧洲人审美情趣,胎薄、光泽度等也直追中国瓷。1769年,英国建立了欧洲第一条瓷器生产线,规定此线必须贯彻工厂制度并全面实行劳动分工。到18世纪后期,各国纷纷提高华瓷进口税,同时欧洲瓷还出口到美洲、中东地区。仍处于手工作坊阶段的中国制瓷业,逐渐丧失了技术垄断优势,出口主要对象由欧洲转为美洲,到19世纪初,几乎只剩下东南亚地区了。19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开始向中国大量出口瓷器。欧洲瓷只付税5%就可销售,到19世纪末国内开始出现欧洲人开办的瓷器工厂,其产品成本低、售价低。当时有人谈到洋瓷时慨叹道“夺我外洋之销路犹以为未足,进而夺我国之销路矣”,中国制瓷业就此衰落。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经济根源。
(2)依据材料二,解读中国和欧洲在瓷器贸易中地位的变化。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