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
创办人
企业名称
上海
方举赞
发昌机器厂
南海
陈启沅
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
朱其昂
贻来牟机器磨坊
 
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状况(1895-1899年)
行业
1895
1899
发展速度(1895=100)
棉纺织业
华商纱厂纱锭数(枚)
14 653
69 564
474.7
机制面粉业
华商厂产量(万包)
2 047
6 766
330.5
缫丝业
华商厂出口量(担)
3 039
4 175
137.4
沿海地区丝车数(台)
38 569
45 278
117.4
内地丝车数(台)
7 943
29 270
368.5
卷烟业
华商厂资本额(万元)
85
154
181.2
火柴业
华商厂资本额(万元)
126
241
191.3
水泥业
华商厂产量(吨)
68
190
279.4
机械采煤业
华商厂产量(吨)
89
145
162.3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
材料三:自1902年起,荣氏兄弟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1903年独资更名为“茂新”面粉厂。1905年又设立振新纱厂,1912年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历经二十余年,荣氏兄弟便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到1922年2月,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和纱厂已经达到16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民族企业与古代手工业相比,生产方式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其分布地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会这样分布?
(2)依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特征产生的历史原因。
(3)根据材料三,说明1912年后到1922年间,荣氏兄弟能够迅速发展的历史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6-06-02 02:01: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