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是封建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和转型的时期,立国之初就规定“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趋势。与土地制度的变化相适应的是,宋代封建剥削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同时,在官私手工业作坊中也普遍实行了有利于提高生产积极性的雇值制度。新的社会经济关系促使宋代商品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以至于有人认为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
——梁泉《我们只有一个中国》
材料二明清(注:1368—1840年)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制度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不幸的是,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不过这并不表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中国社会远非停滞不前,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罢了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三1979年以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轨时期,中共从此告别频繁的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的时代,集中致力于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现代化目标。……从这里开始,中国逐步放弃从苏联接受过来的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萧冬连《历史的转轨: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
(1)以“市”的发展为例,结合史实说明为什么“有人认为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并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宋代发生“商业革命”的主要因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的欧洲在思想领域经历了哪些“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并结合史实,从经济与文化角度论证明清时期“中国社会远非停滞不前”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