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政府在北京社会教济体系建设中注重对绅商等社会力量的吸纳和鼓励…“政府对社会力量参与的引导,表现在晚清北京社会救济的方方面面,如平粜中采用招商购运粮食、招商磨面、招商出售米面等;鼓励绅商开设粥厂,定量拨助绅商办粥厂的米面;鼓励和资助绅商办善堂……晚清北京在社会救济中减少了粥厂数量,使年力精壮者到教养局,教养工厂,工艺局所学习工艺,获得就业机会,掌握自食其力的生存本领……晚清时期,清政府财政状况不断恶化,限制了救济资金的投入,政府社会救济资金的呈现出对社会筹集渠道的依赖,主要是绅商捐助和举办赈捐……1883年清政府设立顺天府备荒经费,1894年起改由户部专催,户部专存。1907年又令户部将备荒经费存入银行生息。晚清时期政府在社会救济实践上和制度上都取得了一定进步,但这对社会稳定的作用确是有限的,也改变不了清王朝覆灭的命运。
摘编自王宏伟《晚清北京社会救济制度研究》
材料二
时至今日,在英国越来越多的社区,穆斯林等外来移民群体开始占据相对多数乃至绝对多数,某些城市、甚至英国全国人口构成也正在出现类似发展趋势,以至于近年有“伦敦斯坦”之称,进一步放大了这类政治力量的能量……首先,杜会保陣和福利制度大大减少了外来移民在英国生存的困难,从而直接激励了这类移民的增长,特别是澈励了惰性较强而自我奋斗精神较差的移民来分享福利蛋糕……但是,如果他们可以指望相当丰厚的福利救济,他们这样做的动力就将大大衰减。特别是如果有许多福利救济项目是与外来移民身份挂钩,那么,他们更将具有强大的动力拒绝融入东道国社会,以保持其“外来移民”身份和与此桂钩的福利救济。在有福利救济可以指望且政府奉行“淘气孩子多吃糖”策略的情况下,外来移民中必然会有某些个人和势力选择挑头闹事争取更多福利,以此为自己争取外来移民群体“领袖”地位。而所有这一切,又必然在英国内部制造和激化社会矛盾。
摘编自梅斬育《英国“福利国家”制度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北京社会救济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社会救济对社会稳定作用有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实施福利国家制度对英国社会产生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就社会福利制度对社会稳定所起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