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开窗见河,出门过桥”的江南水乡双林镇,元明以来,史栽“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吴、越、闽、番至于海岛,皆来市焉。五月载银而至,委积如瓦砾。”“吾镇之乡村无不栽桑”,“近镇数村,以织绢为业,男子或从事绞线,常出市买丝卖绢-。外来商人形成规模,出现了泾县会馆、宁绍会馆等,随着外来定居的商人通过家族繁衍和科举考试成为本地的缙绅,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都较前大为战淡。士绅并不像某种“经纪”或者“代理人”,他们似乎在这个官府不在场的地方扮演着官府的角色,崇善堂等地方慈善组织逐渐向地方自治组织转化,基于共同利害的社区认同开始形成。
——据赵世瑜《市镇权力关系与江南社会变迁》
材料二 中世纪晚期以来,几乎所有成尼斯人都是商人,他们的活动使得地中海的商业网络扩大,甚至进入中亚、印度和中国去寻找商业机遇。成尼斯货币是当时欧洲普遍流通的货币,银行家们向从事远距离贸易的商人发放信贷凭证,商人们发明了分散商业投资的新方法,有限责任促进了商业合伙关系的形成。关于债务、破产等的商业习惯法得到推广。威尼斯还成立了城市共和国,他们自己管理城市事务。每一种公共设施都可在威尼斯找到典范:退休公务人员的年金制,对孤寡的照顾,医院的医疗福利制度等等。威尼斯作为“自由的长女,闪烁着自由之光的童贞城市”,堪称世界上早期第一个近代化(城市)国家。
——据(美)本特利《新全球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双林镇和威尼斯城市发展有哪些相同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双林镇为代表的江南市镇和以成尼斯为代表的意大利城市对两国社会转型影响有何不同?导致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8-11-14 03:32: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