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清末,全中国茶叶种植面积为1500多方亩,居世界产茶国首位,随后,由于各种原因,几经起伏,饱经沧桑.请根据材料和所学,回答以下问题:(以下资料编辑整理于《茶叶战争》《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百度•吴裕泰茶叶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开出版物和门户网站)
下图为清代茶叶外销路线图

材料一 中国茶叶对外贸易,有1500余年历史。……到元、明以后,中国茶又经南亚地区传到西方的欧美国家。海上“茶叶之路”由此形成。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茶叶成为十八世纪直至十九世纪后期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当时为了尽快将茶叶运到西欧,专门使用飞剪船,飞剪船是传统木质帆船的最后一次飞跃,……从17世纪到19世纪后期,我国一直是世界各国茶叶的供应者,销区遍五洲。“海上茶叶之路”前后繁荣300年。
(1)根据地图和材料概括中国茶叶外销贸易形成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五 口通商后,洋商纷纷在广州等地设行抢购茶叶,茶叶贸易急剧繁荣。1842-1886年是历史上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黄金期。嗣后每况愈下,走向衰落。当欧美各地的茶叶消费能力一日千里的时候,中国茶叶产业本身的陋习逐步暴露出来。长期以来,见茶叶出口利好的朝廷,都会对茶叶出口施加重税。19世纪后期,由于出口量的剧增,中国茶商们被迫拿出了各种办法,赚取利润。手段总结起来无非就是以次充好,偷斤少两。这让中国产业的品质与口碑,开始在欧美消费者心目中产生严重下滑。19世纪70年代——由英国人从福建移植到印度的红茶打破了中国人对国际茶叶市场上的垄断。19世纪末,印度已实现揉茶、切茶、焙茶、筛茶、装茶等各个环节的机械化。机器的出现,又反过来推动了茶园的扩张。因为进口中国茶需要缴纳35%的关税,而进口印度茶是零关税,所以印度茶速度占据了英国市场。到了1888年,产量高达8600万磅,英国从印度进口茶叶的数量完全超过了中国。随着印度、锡兰和日本茶叶出口日益增长,中国茶叶开始失去国际市场。
(2)根据材料和所学,概括中国“海上茶叶之路”逐渐冷落原因
材料三
时间
| 变更
| 补充说明
|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
| 吴裕泰茶庄建立“吴裕泰茶栈”
| 至1949年,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开设了十余家分号。
|
1955年12月
| 公私合营,更名为吴裕泰茶庄
|
|
1966年
| 更名为“红日茶店”。
| 北新桥大街被更名为“红日路”
|
1985年
| 恢复“吴裕泰茶庄”字号。
| 后来国内贸易部授予“吴裕泰”为“中华老字号”称号。
|
1995年
| “吴裕泰”老字号重组,实行连锁经营。
| 采取”特许连锁加盟”方法扩大经营,企业迅速发展
|
1999年6月
| 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 是我国第一个获得国际认证的茶叶企业,加强茶叶质量
|
2003年5月
| 成立官方网站,开通网上购物。
| 早在2001年,吴裕泰与联想集团合作,搭建计算机营销管理网络
|
2005年
| 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诞生
|
|
2006年
| 商务部认定吴裕泰为“中华老字号”
| 同年年底,公司茉莉灵芽、茉莉银峰等被世界茶联合会评为国际名茶。
|
(3)阅读上表,结合所学,简单划分”吴裕泰”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请结合以上材料,特别是1995年后吴裕泰茶叶公司的发展历程,谈谈对现代中国茶叶企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