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材料一(8~10世纪)在波斯湾以及纵横中亚的商道上存在规模巨大的交易活动。奢侈品潮水般地从国外涌来,独具特色的白釉唐碗成为当时的绝对潮流。不断增长的需求推动着当地陶瓷业的发展,消费者或许是那些买不起产自中国的上等瓷器的人群。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湾的陶瓷工匠开始模仿进口的白瓷,用碱、锌甚至石英去仿制透明的、高质量的、看上去很像中国瓷器的器皿。在巴士拉等地,人们还发明出用钴制作“青花瓷”的工艺。

(1)阅读材料一,概括唐代瓷器外销对波斯湾地区陶瓷业产生的影响,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分析唐代瓷器能够对当地产生影响的原因。
材料二

(2)阅读材料二中的地图,概括指出古代农业发展变化并分析导致变化的因素
材料三明清时期的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益紧密。农民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市场。明清农村虽然还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但这一时期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烟草乃至经济林木,并开始对农产品进行加工。一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一部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降为佃农或雇工。一般租佃关系普遍采用契约的形式,以分成或定额的方式纳租。
——选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农村经济的新变化。综合材料二、三,反映了明清经济的哪些特征?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1-01 09:12: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