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中外交往的盛况,历来不绝史书,近人更是颇有论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和帝永元)六年,班超复击破焉者,于是五十余国悉纳质内属。其条支、安息诸国至于海濒四万里外,皆重译(通过翻译)贡献。九年,班超遣缘甘英穷临西海而还。……于是远国蒙奇、兜勒(一说:蒙奇是马其顿,兜勒就是色雷斯)皆来归服,遣使贡献。对于班超的功绩,黄仁宇评价说“从长期的历史上看来,班超在文化上和商业上的贡献,超过他在政治上的成就。”

——据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整理

材料二 宋人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说:“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余人,以巨商为纲首(船长)副纲首、杂事,市舶司给朱记。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广州蕃坊,海外诸国人聚居,置蕃长一人,管匀蕃坊套事,专切招邀蕃商入贡,用蕃官为之,巾袍履笏如华人。”费正清则认为“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据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整理

材料三 《马可·波罗游记》引起了西方对中国及远东的向往和关注,“诱起”了哥伦布决心漫游东方以至发现美洲,并由这种地理大发现进而导致了新的世界格局之确立。马可·波罗之后,大批意大利籍传教士相继来到中国,他们将“天主福音”与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一并传入中国,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于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胡适认为:“重点并不是向后,即重回古典发现传统,而是向前,即推动启蒙运动和建设民族国家。”

——据周宪《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中国》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班超经营西域“在文化上和商业上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和意大利交往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5-07 09:48: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