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随着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城市的社会、商业贸易、文化消费等功能日益显露出来,政府对商业管理逐步完善。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都城东京开封……自州桥“出朱雀门(内城正南门)直至龙津桥”,是主要的饮食业中心之一,尤以夜市著名,营业“直至三更”。城内著名的“酒楼”,有马行街东货行巷的丰乐楼(原名白矾楼),“三层相高,五楼相向”;此外,“州(指内城)东宋门外仁和店、姜店,州西宜城楼、药张四店、班楼”,等等,“在京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营业。……“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百姓交易”,各种货物皆有。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宋朝政府在广州最早设置了市舶机构。宋高宗就曾说“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宜循旧法,徕远人,阜通货贿。”宋端拱二年(989年)规定:“自今商旅出海外蕃国贩易者,须于两浙市舶司陈谍,请官给券以行,违者没入其定货”。
……明太祖立国之初,即宣布“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其设置市舶司在于“通夷情,抑奸商,悴法禁有所施,因以消其衅隙”,据《明史·职官志》记载,明代前期市舶司的职责是“掌海外诸番朝贡、市易之事……禁通番,征私货,平交易”。明后期随着外商来华增多,官牙制度的各种弊端暴露无遗,牙行从市舶司中独立出来,牙行逐渐被专营进出口货物的广东三十六行代替,市舶制度的重要职能之一——海外贸易的经营管理权彻底丧失。

——摘编自夏秀瑞《中国对外贸易史(第一册)》

(1)依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城市和商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明设置市舶机构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指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趋势。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6-03 04:01: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