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前期,城市手工业的发展,要求农村提供大量的原料。江南地区是我国丝织业和棉纺织业最发达的地区,对棉花和蚕丝需求量很大,这就刺激了农民植棉和种桑的积极性。农民种植棉花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一家一户自给的需要,而是为了市场需要而生产。如松江府属太仓州等地历来是水稻产区,但由于“种花费力少而获利多,种稻工本重而获利轻”,于是种花者达十之七八。
材料二 少数人日益富裕,成为“大家”“富农”,多数人贫困破产,以至丧失了仅有的一小块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失去土地的农民为谋求生存,或成为农村的雇佣劳动者;或入深山边荒地区开荒自种;或涌向城市和矿山,到一些较大的手工业部门去做工。清初,景德镇有几十万从事制瓷的手工业者,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因贫困无所依而不得不离开农村“借瓷资生”的农民。云南铜矿、广东铁矿、京西煤矿的开采工,也大部分都是农村的破产农民。

——以上材料均摘編自朱诚如《清代前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及其发展迟缓原因探索》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前期农业出现的新发展,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前期农业新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6-07 02:07: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