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业在中国经济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发展曲折艰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以来“开山海之禁”,听任盐铁私营,豪商大贾和诸侯王纷纷冶铁煮盐,积蓄雄厚的经济力量,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对于西汉皇朝都是十分不利的。公元前117年,汉武帝规定,招募盐户煮盐,资用自理,由官府供给煮盐用盆,煮成后,由官府按所值给价。至于铁器的生产,则规定在产铁地区设立铁官,就地冶铸,不产铁的郡国设立小铁官,利用收集废铁冶铸。食盐和铁器一律由官府统一销售,禁止私卖私铸。……经过整顿,盐铁的产量和销售都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1901年到1907年,张謇先后创办了19个企业单位,初步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大生资本集团。发展民族近代工业需要科学技术,这又促使张謇热衷于兴办新式学堂(创办了南通大学),在外地还先后参与或协办了复旦学院、吴淞中国公学、南京高等师范、河海工程学校等大专院校。张謇对社会教育也比较重视,1905年在通州建立了国内第一所博物苑(馆)
还陆续创办了图书馆、更俗剧场、伶工学社、盲哑学校等。更俗剧场是新式建筑,舞台上除演员别无闲杂人员出现,台下禁止吐瓜子壳和乱扔果皮,确实起来移风易俗作用。
——《中国近代工商人物志》第一册
材料三 占有大约三百八十万工人、店员的私营工商业,是国家的一项大财富,在国计民生中有很大的作用。私营工商业不仅对国家供给产品,而且可以为国家积累资金,可以为国家训练干部。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不但要根据需要和可能,而且要出于资本家自愿,因为这是合作的事业,既是合作就不能强迫,这和对地主不同。
——摘自***《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之路》(1953年9月7日)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政策的背景并分析其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张謇对推动中国近代社会进步所做出的历史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謇在这一时期创办企业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