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企改革大事记
1978年,国务院在四川选择重庆钢铁公司、四川化工厂等6家企业为试点企业,允许企业在增产增收的基础上,提留少量利润作为职工奖金。
1979年,国家扩大了试点企业的范围,将生产计划、资金使用、产品销售、利润分配、人事安排等权力下放给企业。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肯定了股份制是企业财产所有制的一种组织形式。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国家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健领域”“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等国企改革思路。
1998年,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等一大批大型企业集团相继组建,并实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摘编自钟祥财《经济史学视域中的国企改革》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国企改革的阶段性特点。并分析我国国企改革不断深化的原因。
材料二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经济学史专家安格·麦迪逊的计算结果,中国的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1952年为5.2%,1978年为5.0%,1995年这一比重超过11%。这是因为1978~1995年期间,中国GDP平均增长率上升为7.49%,而世界GDP平均增长率下降为2.7%。
(2)从材料二总结经济体制改革给我国发展带来的变化。
材料三 1978-2008年,中国用短短的30年实现了一个从颓败到中兴的划时代飞跃,迅速踏上现代化道路。30年,经历了欧洲用两个世纪才完成的同样程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30年,经济保持年均速度近10%的持续高速增长,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实现“划时代飞跃”的基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