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时期,广州有专住外国商人的“蕃坊”,蕃坊中有“蕃市”和“蕃学"”,“蕃市”中外商输入的“蕃货”以原料、矿产等初级产品为主,输出的商品以铜钱、绢帛、陶瓷等制成品为主。“蕃学”是专为外商子弟设立的学校,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在“蕃学”修完学业的诸蕃学子,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蕃长由外商担任,其职责一是全权处理蕃坊内部事务,二是设法招徕外国商人来华经商。在处理公事时,蕃长必须穿上中国官服,驻华外商必须遵守宋朝法律,犯法者由广州官府审理判决。
——赵世瑜、曹大为等主编《中国大通史》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北宋时期广州蕃坊设置的影响。
材料二 20世纪后半期,随着太平洋地区经济实力的增长,1989年官方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部长级会议诞生。由于APEC成员多元化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差异,以灵活、自愿和协商的方式逐步推进和深化经济合作,是APEC区别于其他经济组织的重要特征。各成员国根
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承受力,对开放进程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单边协商机制下,APEC任何一个合作事项均实行成员主动倡议、共同协商、共同达成一致的方式。亚太经合组织21个成员的总人口占世界人口的45%,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55%,贸易额占46%,合作集中于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等经济领域。
——马瑞霞《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比较研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亚太经合组织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材料三 1955年,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万隆举行会议。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绝大多数国家作出了求同存异的努力。会议提出著名的“万隆十项原则”。决议“在实际可行的最大程度上互相提供技术援助”,并接受扩大多边贸易和支付范围的原则,稳定本区域商品贸易。倡议亚非各国人民“在现代世界的范围内恢复他们旧有的文化接触和发展新的文化接触”。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等
(3)综合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亚洲国家合作发展的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