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建国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 1952年
| 1956年
| 1957年
|
工业总产值
| 343.3
| 703.6
| 783.9
|
农业总产值
| 483.9
| 582.9
| 604.0
|
工农业总产值
| 827.2
| 1286.5
| 1387.9
|
材料二 1949年—1976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指数一览表
年份
| 1957
| 1958
| 1959
| 1960
| 1961
| 1962
| 1965
|
指数
| 105.1
| 121.3
| 108.8
| 99.7
| 72.7
| 94.4
| 117.0
|
(注:本表数据于国家统计局统计报告。数据按可比价格计算。上年=100)
材料三


材料四: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材料五:1978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
年份
|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 国家财政收入(亿元)
|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
1978
| 3645
| 1132
| 57.5
| 67.7
|
2006
| 218071
| 39500
| 35.8
| 43
|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
材料六: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建国初期经济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和对比材料一、二概括5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
(2)新时期的中国改革是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四指出:近3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并结合所学指出每个阶段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4)依据材料五、六,概括指出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