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史料辨析·史实说明·观点论证
材料一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纺织)而户纂组(编织)。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明神宗实录》

材料二 施复夫妇二人是苏州盛泽镇上的小户人家,他们有一张织机,靠养蚕织绸为生。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的很好,赚了一些银子。几年之后,隔壁一家因丝绸卖得不好,又急用钱,想卖房子,施复夫妇遂买下,并增买了三四张织机;又过几年,积累了几千两金,他们又买了附近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日子越过越红火。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1)历史学家傅斯年在《史学方法导论》中说:“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依据这一说法,以上两则史料中, 属于直接史料, 属于间接史料。它们可以共同用于研究的历史现象是 。你认为应该如何使用这两则史料
材料三 这场运动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主观目的范围……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中。
(2)材料三中的“这场运动”是指 。请你结合所学,将下表填写完整。
 
材料 观点
史实说明
运动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主观目的范围,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中
 
 
运动主持者以“中体西用”作为指导思想,只引进一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不改变政治制度,因此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材料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动态结合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一般规律。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过来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具有反作用。

——摘编自李秀林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3)阅读材料四,选择其中一个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简单论证。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7-08 07:44: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