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节日·消费·休闲
材料一 《事物纪原》记曰:“假告已见于战国。汉律,吏得五日一休沐(休假)。”《唐会要》:“永徽三年,每至旬(十日为一旬)假,许不视事,以与百僚休沐。然则休沐始于汉,其以旬休,则始于唐也。”《宋会要辑稿》亦载:“国初休假之制,皆按令式,其后或因旧制,或增建庆节,旬日赐沐,非特殊情况‘皆令休务’(官署停止办公)”,逐渐形成休假亦休务之制。

——摘编自张熙惟《宋代休假之制与节假文化》

(1)依据材料一,概述我国古代休假制度的发展历程。
材料二  20世纪40、80年代美国个人消费结构表
 
时间
内容
20世纪40年代后期
1982年
支出
(美元/年)
消费比重
支出
(美元/年)
消费比重
汽车、电器用品等耐用消费品
79
8.4%
602
14.41%
食品、服装等非耐用消费品
1124
52.84%
1569
37.54%
教育、医疗、旅游等劳务消费品
912
38.76%
2008
48.05%
 

——根据郑佩玉《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整理

(2)依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美国个人消费结构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材料三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79~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年均增长率为13.1%。2016年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上海为2638.2元,北京2351.4元,浙江1209.2元,甘肃485.8元,广西411.7元。2016年城乡旅游业总花费比重为城镇81.9%,乡村18.1%。
(3)请运用材料三中的信息,概括我国现阶段休闲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7-08 07:44: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