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商品·货币·市场·国际组织
材料一 秦汉、魏晋时期,凭借波斯和中亚商人的转运,中国与罗马帝国之间形成横贯亚欧大陆的丝绸贸易通道。唐朝时,丝绸、瓷器、珠宝、香料是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商品。宋代,由于陆上丝绸之路受到阻隔,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通道。贸易的主要对象除了阿拉伯帝国,还有一些东南亚国家。对外出口以五金、丝绸和瓷器等手工业品为主,尤其是瓷器贸易大量兴起。进口商品则以香料、珊瑚、玛瑙、象牙等奢侈品为主。在丝绸之路发展史中,法国学者认为,来自阿拉伯的商队要比来自中国的多,因为他们需要中国商品,而中国则可以离得开他们。

——摘编自邹磊《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政治经济学》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商品贸易的特点。
材料二  1971~1975年前后,福建泉州等地发现了多枚外国货币。

(2)阅读材料二,说明这些外国货币所体现的研究价值。结合所学,分析外国货币流通到泉州的历史背景。
材料三  1870~1900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情况表

两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发展示意图

(3)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请运用材料三对这一观点进行说明。
材料四  21世纪初中国主办的部分国际会议
时间
地点
会议
宗旨
2014年5月
上海
“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
共建和平、稳定与合作的亚洲
2016年9月
杭州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
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2018年9月
北京
第七届“中非合作论坛”峰会
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2019年4月
北京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共商、共建、共享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谈一谈这些国际会议召开的重要经济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7-08 07:44: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