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棉纺织业无疑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领头羊,也是19世纪全球体系中一个显性的精妙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57年,棉织物品成为东印度公司贸易的主要商品,并由于其柔软舒适易于染色,一经传播便推动了英国的服饰革命……英国消费者对印度棉织品的狂热需求,使国内商人与利益群体开始了本土化的生产与模仿。但在18世纪中期,英国本土棉纱的年产量平均仅为30万磅,而孟加拉地区仅出口量就达到8500万磅,且纺织品质量高档,使英国制造商面临严峻的竞争压力。其中原国之一在于英国劳动力的稀缺与昂贵,……早期工场企业主往往尽量减少雇用的工人数量,转而寻找其他可以节省开销的生产方式,即改进技术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由此,英国棉纺织生产工序一步步实现机械化。

——杨松、马瑞映《内驱与统合:英国棉纺织工业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棉纺织业机械化的内在驱动力,结合所学举两例英国纺纱环节实现机械化的重要发明。
材料二:1869年英国驻华领事商务报告中说“洋标布是一种近似土布的织物,对它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为了适销对路,在漂白洋标布运到中国通商口岸后,染成蓝色,相当于青蓝大布,并裁成段,折迭成匹,每段“恰足制成一件中国人穿着的长衫”,以适应中国市场。据海关商务报告书中记载“漂白市布经如此加染后,迅速地并大量地代替了以前作为缝制衣着主要的土布”……外国机制棉纺织品的大量进口,成为一种巨大的冲击力,冲击着闭塞、停滞的中国社会经济。

——段本洛《近代中国棉纺织业的机械化》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洋标布”倾销中国市场的原因,并简述进口外国机制棉纺织品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8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7-09 08:47: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