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街市制开始形成,“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在宋代之前,这是不可想象的。海外贸易高度繁华,当时整个大宋国的海岸线,北至胶州湾,南至广州湾,再到琼州海峡,都对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展商贸。市舶司每年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200万贯,进出口总额约为2000万贯。商业信用非常发达,从北宋到南宋,陆续出现了便钱(类似于银行汇票)现钱公据(类似于现金支票)茶引、盐引、香药引、矾引(类似于有价证券)交子与会子(法币)等商业信用。如果没有发达的商业信用,大宗的或者跨区域的市场交易是不可能达成的。

——摘编自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材料二 乌青镇(乌镇)地处江南水乡,南北各与钱塘江和太湖相通,又与京杭大运河相贯连,“四方宾客及商贾,凡有事于浙者,率取径道,舳(zhu)舻(lu)相望”。明成化弘治年间,乌镇“宛然府城气象”,镇上汇集了各地的商人和手工业者,而本镇“男子皆务耕桑,服商贾。”“里人贾鬻他方,往楚豫间贸易,四时往来不绝”。康熙年间的《乌青文献》说,若乌镇一区,市井数盈于万户,财赋所出甲于一郡。乌镇四乡生产的湖丝,号称辑里丝,远销国内外。每当新丝上市时,各处大郡商客投行收买,十分繁忙。清乾隆朝乌镇“升平既久,户口日繁,十里之内,居民相接,烟火万家”,成为江南市镇中人口最多的大市镇之一。

——摘编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并结合所学指出其背景。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明清时期乌镇成为江南大市镇的条件。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8-17 02:44: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