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徳战争爆发之初,苏联政府鼓励人民开垦国家的闲置土地,允许利用集体农庄的部分土地,并分给集体农庄的农民一定的宅旁园地。1945年11月,人民委员会决议拨给工人国有或集体农庄的空闲土地,用作喂养家畜的放牧地和割草地。战后开始改善这些状况,土地被强制收回,把利用集体农庄的公有土地列为违反农业劳动组合章程的现象。在苏联经历灾荒年的情况下,如果允许农民利用集体农庄的空闲土地或允许农民对国家闲置土地的开垦,则可帮助人民度过艰难岁月。苏联重新收回土地,体现了苏联领导思想和政策的僵化。

——摘编自王瑶《战后初期苏联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

材料二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各地农村干部和社员群众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大胆探索。许多地方逐渐发展到包产到户、包干到户。1980年,中央下发通知,强调要进一步搞好集体经济,也指出,“在生产队的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是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后来,中央又进一步肯定双包到户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是合作经济中的一个经营层次。1981年12月,《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工作获得迅速进展。

——摘编自郭大均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93》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战后苏联农业政策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政策的转变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国家政策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9-19 11:45: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