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编自王瑶《战后初期苏联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
材料二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各地农村干部和社员群众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大胆探索。许多地方逐渐发展到包产到户、包干到户。1980年,中央下发通知,强调要进一步搞好集体经济,也指出,“在生产队的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是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后来,中央又进一步肯定双包到户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是合作经济中的一个经营层次。1981年12月,《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工作获得迅速进展。——摘编自郭大均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93》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战后苏联农业政策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政策的转变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