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猛(前秦大将,辅佐苻坚统一北方)整齐风俗,政理称举,学校渐兴。关、陇清晏,百姓丰乐,自长安至于诸州,皆夹路树槐柳,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驿,旅行者取给于途,工商贸贩于道。
——(唐)《晋书》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凡此十里(指都城洛阳城内10个商业区),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金银锦绣,奴婢缇衣。五味八珍,仆隶毕口。
——(北魏)《洛阳伽蓝记》
材料二 晋自过江,凡货卖奴婢马牛田宅,有文券(凭照税),率钱一万,输估四百入官,卖者三百,买者一百。无文券者,随物所堪,亦百分收四,名为散估。历宋齐梁陈,如此以为常。
——(唐)《隋书》
材料三 唐宋时期城市发展变化的例证


材料四 唐中叶后出现了“扬一益二”的经济现象,宋朝则是“苏湖熟天下足”,到明清则更变为“湖广书天下足”,这反映了粮食生产重心有了一定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北朝(前秦和北魏)时期和东晋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说明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三,分析唐长安和宋东京城的异同。由此可见,城市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苏湖地区比湖广地区发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