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斯坦,法国社会学家,妇女权利倡导者,摘自1842年所出版的杂志文章
材料二死亡的平均年龄 | |||||
分布地区 | 士绅/专业人员 | 农民/商人 | 工人/技工 | ||
农业地区 | 拉特兰 | 52 | 41 | 38 | |
巴撕 | 55 | 37 | 25 | ||
工业区 | 利兹 | 44 | 27 | 19 | |
曼彻斯特 | 38 | 20 | 17 |
——1843年,创编医学杂志《柳叶刀》的医疗改革者托马斯·维克利的统计结果
材料三 “英国的其他任何地方,甚至是伦敦,都可能没有像曼彻斯特一样,展现出如此显著、富有吸引力的世界工厂。曼彻斯特人充满活力,富有进取精神。曼彻斯特主要受惠于它的商业和制造业的地位。最近,它已经在英国的任何其他城镇,乃至世界‘鹤立鸡群’了。它的工业产品几乎输入到地球上可居住的任何一个国家。”——1852年,曼彻斯特被维多利亚女皇授予皇家宪章,摘自《企业行.名录》序言
材料四 “在过去的25年里,工厂劳动者的生活状况已经大有改善。1844年通过了每天10小时制的《劳动工时法》,过度的劳动时间已经减少到每天10个小时,工资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机器的生产效率提高,以及工作环境的改善。一间新的棉纺织厂,具有一流的生活环境,那里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以及浴室和公共图书馆。这里,已经没有过去那么多不满的声音。疾病和死亡率,已经减少到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威廉·亚历山大·艾布拉姆,记者和史学家,摘自1868年发表的杂志文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曼彻斯特市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