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历史文献纪录着人类社会演变的足迹。
材料一、2002年,考古学家在我国湘西里耶古城遗址发掘出土了(甲)3万多枚秦简牍,主要是官署文书。文书格式由年月日、地名、职官、事件及办理时刻构成,内容包括政令、各级政府之间的往来公文、司法文书、吏员簿、物资登记及转运书等。(乙)简牍的时间是公元前222年至前210年。(丙)书写字体和楚国字体风格相距甚远。下图为我国发行的《里耶秦简》邮票。(丁)左边秦简内容为“乘法九九口诀”。
有的同学结合材料和所学,得出了如下的结论:
 
 
材料
结论


秦朝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湘西在秦始皇完成统一后才纳入秦的管辖范围


秦始皇在楚国旧地推行了“书同文”的政策


秦朝已将乘法九九口诀运用于农业生产
 
(1)请指出材料与结论对应准确的序号。如果要使其它序号的材料和结论准确对应,应该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对结论进行怎样的修改?
材料二、中国古代政府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兵强。

——(《管子·治国》)

(商贾)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无)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②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汉书·食货志》)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④生之者其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汉书·食货志》)

舍农桑,趋商贾……本末何足相供?则民安得不饥寒?⑥饥寒并至,则安能不为非?……则国危矣。

——(《潜夫论》)

结合以上材料,回答:
(2)生产力水平低,是中国古代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材料中划线部分选出三项能突出体现这一原因的叙述语句(写出相应的序号)
(3)从材料中可以分析出古代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还有哪些原因
材料三:(一)《魏书.拓拔澄传》记载,孝文帝表示:“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二)北魏文明太后、孝文帝的改革最大特点在于,①把胡人的汉化进程纳入政治体制,使之法制化、常规化,使胡人政权不但在政治上而且在文化上被中原文明所同化,正如《魏书》所说:“礼仪之叙,粲然复兴;河洛之间,重隆周道”。②原先胡人与汉人的差别.逐渐转化为士人与庶人的差别。这是北魏改革最为了不起的成就。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4)依据材料一概括归纳出孝文帝迁都洛阳提出了哪些理由
(5)从材料二①、②两句表述中任选一句,依据所学史实加以说明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11-19 03:47: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