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上海物价稳定。除了少数年份因丰歉偶有涨落外,粮价相对稳定在这个水平。……鸦片战争后,洋布大量进口,使松江等地手工纺织业开始衰退。鸦片进口量骤增,从40年代中叶的每年4万多箱至50年代每年约7万箱。十余年中,进口鸦片总数达七八十万箱,合三四亿银元。尽管中国茶、丝出口量直线增长,但外贸价格受外商、买办商人的控制,致使白银外流,物价(米价)上扬。
材料二 从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侵占上海租界,国民政府退出上海,上海成立日伪政府……至抗日战争胜利。这一时期是物价狂涨时期,米价从每石238元涨至150万元,上涨6302倍,且上涨率逐年递增。日伪政府成立米统会,企图限制黑市,平抑米价,结果食米越来越少,米价则愈涨。民国三十三年底,黑市米价每500克竟达5万元以上,黑市煤每吨涨至20万元以上。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78年前,在上海市政府的指导下,上海市的粮食由政府统购统销二十几年,价格几乎没变。1993年,按照国家规定,上海放开粮油购销价格,食品价格才上涨明显。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上海价格志》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上海米价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伪时期上海米价疯涨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米价变动的积极意义。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物价变化的认识。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11-19 05:30: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