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二战后,美国挑起“冷战”,以核武器进行恫吓,使世界笼罩着核战争的乌云。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浩劫的人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战争的危害,反战和平意识空前提高,掀起战后世界和平运动的第一个高潮。1949年,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和布拉格举行。大会呼吁为各国之间的和平合作而斗争,要求原子能的使用只限于和平目的与改善人类福利。1950年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成立了世界和平理事会。由各国著名的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和宗教界人士担任理事。随着美苏“冷战”加剧,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战争的危险增大。许多有良知的科学家纷纷挺身而出,反对战争,特别是核战争。1955年,由两位科学巨人发起签名的《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发表,指出热核武器具有毁灭人类的危险,呼吁各国政府做出承诺,不再把他们的科学成果用于战争目的。罗素还用大量时间领导了英国的禁止核武器运动,特别是反对英国制造氢弹。……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发动侵越战争并不断升级,各国人民掀起了大规模的反时越战浪潮,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等也举行了各种声援美国反战运动的集会和游行,由此形成战后世界反战和平运动的又一高潮。……1979年北约通过决议,针对苏联在东欧部署导弹的情况,决定在西欧部署美国的中程导弹。西欧人民的强烈发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军备竞赛,强调“欧洲应该置身于超级大国的核冲突之外”。这场规模巨大的和平运动从欧洲迅速波及到整个世界,形成战后世界和平运动的第三次高潮。198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国际和平年宣言》,宣布1986年为“国际和平年”。
——摘编自岳麓版《20世界的战争与和平》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后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6-05-25 08:10: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