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台生”大事记(部分)
1985年到2000年
| 大陆高校招收台湾本科生2895人,研究生864人。平均每年招台生约260人
|
2000年以后
| 台湾当局对台生赴大陆学习的限制有所放松
|
2001年到2004年
| 大陆高校招收台湾本科生2875人,研究生2766人。平均每年招台生约1400多人
|
2005年起
| 针对台生来大陆学习人数不断上升的状况,大陆方面陆续推出多项照顾台生的新政策,使之前的相关政策和制度不断得以完善
|
2008年之后
| 两岸关系发展迅速,台生来大陆学习的意愿明显增强,每年在大陆高校就读的台湾学生保持在7000人左右, 每年大陆高校招收台湾学生约2000多人
|
截至2012年1月
| 来大陆就读的台湾学生累计已经达到3万多人
|
材料二:台湾学子一向有“来台大、去美国”的求学路线,但是近年来,“去大陆,求发展”已经成为台湾学生的新选项。
材料三:观察者网曾报道:在大陆求学五年的台生谢宁,曾对大陆毫无认识,只听说素质很差,但来大陆之后完全改观。当年她觉得台湾和大陆差距很大,而现在已渐渐对调。2016年11月26日,台湾《旺报》再度刊载文章,来自台湾新北市的学生黎羽忠讲述了在大陆参加文化交流的感悟,在北京处处的移动支付都让自己开了眼界,那一瞬间,谁还敢嘲笑大陆的“落后、没水准”?反而自己一个个活脱脱成了从“落后台湾”来的乡巴佬。原本的进步优越感完全被打破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台生”人数不断增加的原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台湾学子“求学路线”出现“新选项”的因素有哪些?
(3)结合材料三分析,“台生”作为一个新群体,在两岸关系中能发挥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