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1978年,邓小平出访新加坡)邓小平十分赞赏新加坡引进外资的成功经验,他了解到外商在新加坡设厂使新加坡得到三大好处:一是外资企业利润的百分之三十五用来交税,这一部分国家得了;二是劳务收入,工人得了;三是带动了相关的服务行业,这是一笔可观的收入,邓小平决心把新加坡这个“经”取走。
﹣﹣《邓小平的最后二十年》
(1)邓小平要取的“经”是什么?“取经”回来后他实行了什么措施?这项措施是在哪次会议上决定的?材料二:(建设深圳特区)修建一个码头需要搬运几十万方土石,可长期以来干多干少都一样的大锅饭体制扼杀了司机的积极性,他们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躲在车下休息,车队的车长一天也之最多运四十车,工程进展缓慢。
﹣﹣《袁庚传》
(2)材料二反映的分配制度的弊端是什么?材料三:1986年1月6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照片再次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该年度首期的封面上,成为《时代》周刊评出的1985年“年度风云人物”,最先被提出来的人物有苏共***戈尔巴乔夫,南非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黑人主教图图……但在《时代》周刊高级编样会议的讨论中这些人物都没有得到普遍支持。这时,邓小平的名字被提了出来。正巧,《时代》周刊首席驻外记者邓肯刚从北京回来,编辑会议于是请他发表意见。邓肯谈了四个方面的看法,大力举荐邓小平……
(3)结合所学知识,任举两方面的例子说明邓小平能够当选1985年“年度风云人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