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三农问题是每个国家都非常关注的一件大事,而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整则事关国计民生。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俄国的探索)内战的结束意味着“战时共产主义”这种权宜之计已经失去其原有价值,于是它立即被摒弃了。农民们拿起了武器,反对无偿的征用。……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权宜之计”指的是什么?列宁进行“让步”指的是什么政策?

(美国的调整)美国政府与农民签订合同,国家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在《农业调整法》(1933年5月通过)生效的头一年,屠宰了2300万头牛,640万头猪,减少了300万公顷小麦播种面积和400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法案实施后,农产品价格回升到1909﹣﹣1914年农业繁荣时期的水平

——李纯武《简明世界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调整农业政策的措施及特点。

(中国的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地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有效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比较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社队,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形式,不可拘泥于一种模式,搞一刀切。

——1980年中央75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

(3)材料三中,中央75号文件中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指的是在农村实行的哪一政策?这一政策给我国农村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思考与启示)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5-21 04:35: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