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1956年底,全国参加初级社的农民占总农户的96.3%,基本上实现了完全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某年,《人民日报》连续发表“小麦亩产12万斤”“皮棉亩产5000斤”“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
材料三:为适应“XXX(材料二开展的运动)”的需要,***等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因此,党又发动了另外一个运动。
材料四: 某运动伊始,红卫兵以破“四旧”为名,在全国各地对历代文物古迹进行了大破坏,烧毁了山东孔庙中“万世师表”匾。
材料五:1966—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一览表
年份
| 国民生产总值
| 国内生产总值
|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元)
|
1966
| 32.09
| 32.13
| 180
|
1967
| 29.22
| 29.25
| 159
|
1968
| 26.05
| 26.06
| 138
|
(1)材料一讲述了我国对农业进行怎样的改造?(1分)还对其它哪两个行业进行改造?(2分)什么时候什么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分)
(2)材料二、三分别讲述了什么运动?发生在哪一年?(3分)
(3)材料四是指什么运动?请列举该运动现象两个?(3分)
(4)结合材料五归纳材料四运动带来的危害?(1分)
(5)我们应该从以上材料中吸取哪些教训?(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