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编自吴建《请前别中西贸易中的文化交流与融台》等
材料二: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对象首先是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1955年,中国艺术团访问了法国、比利时、荷兰、意人利、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同年7月,日本松山芭舞团首次来华演岀。……1956年和1958年,中国艺术团曾经两次访问南美洲的智利、乌拉主、巴西、阿根廷等国。……“这段时间的对外文化交流往往扮演了非常重要的开路先锋和外交先行官的角色。——摘编自张德《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杆料三:在当今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东亚在世界上崛起,增强了东亚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东亚发展模式的成功,使东亚地区的国家更坚定了对自身文化的信心。这种自信更促进了一种“亚洲意训”的觉醒。1996年首届亚洲儿童权利与传煤公议通过的《马尼拉宣言》指,亚太地区的大众传媒应尊重和保护亚洲社会的传统文化,向儿童提供非富有亚洲特色的节目。——摘编自关世杰《试论·十一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