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在相当大范围内得到使用和推广,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同时又普遍使用了牛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小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生产应运而生。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代替了过去的工场手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等,由于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的复杂,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作为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出现。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斯大林说)“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凡是它的军队所能到达之处,它就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

——密洛凡·德热拉斯《同斯大林的谈话》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几乎所有国家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重大责任落到了我们身上。

——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美国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的演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说明两次工业革命使生产的组织形式形式发生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共同的政治意图。为此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采取了哪些行动?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6-05 11:48: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