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冷战”是二战后国际关系体系变化的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民日报》(1948年6月1日)说:所谓“冷战”,是指美国反对派以战争恫吓对苏联及所有爱好和平的人民所进行的外交战和宣传战。在《苏联大百科全书》中,则把“冷战”成为美国和西方为统治世界而采取的一种以苏联和民主国家为敌的政策。到冷战结束后的今天,学术界对于冷战的定义已经没什么分歧,即把它作为其国际关系结构表现为两级对抗的一个时代,如果说到政策,那也是分别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个集团采取的政策,而非某一方的政策。

——沈志华主编《冷战国际史二十四讲》

材料二 在变幻莫测的冷战时期,美国的鲜明立场就是要遏制共产主义的蔓延。这是一场经济和意识形态上的对抗,一方是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另一方则是给20世纪下半叶蒙上阴影的苏联集团。杜鲁门认为,世界面临着两种选择:一种是美国的“自由体制、代议制政府、自由选举、个体自由的保证、言论和宗教自由,以及免于政治压迫的自由”;另外是苏联式的“恐怖和压迫、严控的报刊和广播、预设人选的选举,以及对个体自由的压制”。

——(英)苏珊-玛丽·格兰特《剑桥美国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关于“冷战”的两种不同的概念界定以及“冷战”的本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杜鲁门主义的内涵以及“冷战”出现的根源。
(3)“冷战”对峙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冷战”对处理国际关系的启示。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11-11 05:43: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