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三 安徽凤阳花鼓唱词
(一) (二)
凤阳地多不打粮, 大包干,就是好,
磙子一信就逃荒。 干部群众都想搞。
只见凤阳女出嫁, 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
不见新娘进凰阳。 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文革时期 ——1979年
材料四 1953年由粮食“统购代销”(即只有政府有买卖粮食的权力。农民必须依照政府规定的数量、品种和价格将粮食卖给国家。城里人亦需按照规定的数量、品种和价格购买粮食。)票证越来越多,其实是经济越来越困难的表现。1993年2月5日,国务院发出《关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正式取消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
——摘自《国家人文历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1952~1957年间我国工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在经济建设中的一次运动,这次运动的名称是什么?画中文字“社”指的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段唱词分别反映出凤阳地区怎样的经济状况?第二段唱词的出现是由于中央在农村推行了什么改革措施?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粮票、油票会退出历史的舞台?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