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龙华区发展简史,结合所学知识同答问题:
2016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龙华区。下辖六个街道。以其中的龙华街道为例,1949年以来的发展简况如下:1958年3月,上级将宝安县观澜区一分为二,分置龙华乡、观澜乡。同年10月,龙华乡与观澜乡合并成立“红色人民公社”,后改名观澜人民公社(观澜人民公社的规模,大致相当于今龙华区)。1961年7月,龙华从观澜人民公社分出,成立龙华人民公社。1983年7月,龙华人民公社改为龙华区。此前,龙华一直以农业为主。至今保存的“牛地铺”、“牛栏前”等地名,是那时农业经济发展的写照。1986年10月,龙华区改为龙华镇。20世纪80年代以来,龙华镇先后建立了多个工业区,并形成了“工业路”。1988年,台资企业富士康集团在龙华投资设厂。在此前后,一批中小企业在龙华迅速发展。龙华在由乡村走向城市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请回答:
问题一:1958年3月到7月,龙华、观澜2乡,变成了“红色人民公社”,这一变化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建设什么特点?如何评价这种变化?
问题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龙华建立多个工业区,井引进富士康等企业,得益于科么政策?中国实行这一政策,是从何时开始的?
问题三:龙华区是深圳经济特区的一部分。经济特区“特”在哪些方面?经济特区的设立,有何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