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取的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把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个体经济,联合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则采取了加工订货和公私合营的方式。
材料二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式,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赶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
以上材料均引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
中共的政策从阶级斗争到经济改革的大转变,是中国革命手段的重大改变。确定邓小平为中国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到1978年底才实现,邓的改革程序才得已开始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四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年份
| 1980年
| 1981年
| 1982年
|
粮食生产
| 5.05亿千克
| 6.70亿千克
| 7.17亿千克
|
材料五
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途中,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发展才是硬道理。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
(2)据材料二,指出“大跃进”运动的出现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思想上有什么愿望?这一运动的发生产生了怎样的危害?
(3)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请你任举一例。
(4)材料三中“邓的改革程序”开始于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
(5)材料四中,风阳县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直接得益于农村哪一经济体制的推行?农民获得的“红利”是什么?
(6)材料五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