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产品
名称
单位
按人口平均产量
各国为我国倍数
中国
苏联
美国
英国
苏联
美国
英国
电力

7.9
219.5
1144.6
514.9
27
141
63
原煤
公斤
83.0
761.0
3498.0
4938.0
9
41
58
生铁
公斤
1.7*
84.4
244.5
165.9
50
144
9

公斤
0.9
95.3
76.3
255.2
106
418
281
棉布
公斤
7.34*
20.28
61.42
70.38
2.8
8.4
9.6
 
*包括个体手工业的产量。

——《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1958年统计出版社出版)

材料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摘编自《***历史》

材料三: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是发展国家的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上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侮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了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建设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新中国初期中国的工业状况。
(2)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依据材料三说明制定该设想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4-02 09:11: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