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郑和下西洋期间,带领近三万人的武装,在海外没侵占别国的一寸土地,没掠夺别国的一草一木,更没在海外派驻一兵一卒。所经之地,本着“怀柔远人”,“和顺万邦”,“共享天下太平”的宗旨,倡导“王道”,反对“霸道”。以和平友好精神,敦睦邻邦,以德服人,宣扬中华文化,其所表现的是“和平海权”,而非武力侵略行为。郑和出使西洋是中国古代执行和平外交政策的成功范例。
——摘编自《中国历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原有的由礼部和理藩院处理对外事务的机制,无法满足西方***衙门改为“外务部”。
——摘编自马彦丽《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
材料三 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多边外交的开展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量,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的认识的局限,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
——摘编自《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下西洋时期外交活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并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概括多边外交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 的原因。